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科幻星系

2013-07-11

选秀大爆炸 折射中国集体的空虚与浮燥

浏览数: 归类于: 影评书评 — 康斯坦丁 @ 17:25

1

在这个缺少信仰,缺少英雄的时代;在这个高房价、低收入的时代;在这个金钱至上,情义稀缺的时代;在这个缺少公平,靠着关系背景的时代。稳扎稳打变成了一个老掉牙的观点,财富积累不再是通过分毫的累积,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在一个“快”字。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成了集体的准则,但是却忘了还有后半句——“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但时代是仓促的”。

即便是18岁成名的张爱玲,也还是靠着自己横溢的才华,成就一世美名。而现在人们将她的观点扭曲之后,无谓成的什么名,只要够早,哪怕是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有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而且接连不断,由此催生了一大批“不屈不挠”的选秀节目。

严重的同质化削弱了品牌力量

东方卫视《中国偶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和《快乐男声》……数不清的选秀活动在2013年拉开了序幕。现在随着暑期档的到来,选秀活动将达到巅峰。在2007年,不完全统计下陆续播出的选秀节目数量高达43档。但是我们能够说得出来名字的又有几档呢?估计10个手指头用不完就能数清楚。

扎堆上档之后严重的同质化成为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样的赛制、同样的播出时间、甚至连评审都有可能是一样的,这让观众在观看选秀的时候会完全忽略电视台,只需要挑自己喜欢的看。这也就造成观众前一分钟可能还在看《快乐男声》,后一分钟就转到了《中国好声音》,而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的差别被完全忽略掉了。这一点跟电商的情况何其相似!

当时间来到20121111日,在这一天可以说是中国电商的一次里程碑,因为各大电商不约而同选择了这一天进行价格战,因此中国网友仅仅用了13个小时就将美国电商保持的纪录打破了——100亿人民币就这样在13个小时内被消费一空,而此前美国电商的记录仅为折合后78亿人民币。看似一次电商的盛宴,但实际上由于严重同质化的优惠活动内容,让消费者抛开了其他因素,只需要单纯的进行价格对比就好。本来是一场想为自己增加用户粘度的“秀”,结果活生生被演砸了。

一场价格战因为缺货、物流不给力和价格欺诈问题惹得一身骚。购买到便宜货的用户用户也分不清自己在哪个网站买的,只是庆幸自己抢到了便宜而已。而没有买到或者说不满意的用户则将满腔怒火发到了该电商头上。一场得不偿失的价格战或许因为某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电商赚了不少的钱,但是就品牌本身而言,失败到了极致。

信仰缺失让中国产生集体空虚

选秀节目的疯狂背后必定是有足够多的看客。我们这时必须要反问,为何这些同质化严重到分不清谁是谁的选秀背后还有这么多看客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因为原因很多。比如各电视台集中上档,在某个时间段你看无所看,那怕是转到“最让人有幸福感”的CCTV,也是选秀节目在播放;还有观众认为大多数人都在看,如果自己不看,可能明天上班时就没有了谈资,无法融入办公室环境。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心目中对丑角出现的那一点小期望在作祟,因为一旦丑角出现,那么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嘲笑、辱骂和贬低,让自己处于一个道德和艺术的双重高点。

正是如此强大的买方市场,自然导致了卖方市场的不惜余力,让整个市场变得异常活跃。但是这份活跃却并不代表着活性高,相反它代表着市场的空虚,或者说是整个中国集体的空虚。信仰的缺失正是这份空虚的病根所在。改革开放带了经济的大发展,但是惟利是图的拜金主义犹如病毒般快速的在中国传播开。任何的努力、任何的辛苦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在这个时代谈信仰变成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会招致大家对你的冷嘲热讽。

哈·纪伯伦曾经说过,“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而泰戈尔更是认为“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当我们的信仰集体消逝在风中的时候,我们变得盲目,没有目标,从而导致了精神的空虚。唯一能够刺激我们的就剩下这些选秀。电视台的信仰从此不再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是通过拉低品质来博取更多的既得利益,比如广告赞助。而电商们的信仰也不再是通过互联网丰富人们的生活,而是通过互联网大赚特赚,所以他们更是疯狂的践踏着信仰。

2012年,几乎每个月电商都会喊出“让利亿元”这样口号。天猫在喊、京东在喊、苏宁在喊、易迅在喊、当当在喊……仿佛一夜之间这些电商巨头都是在执行“跳楼价”了,就如街边小贩一般,喊了几十年的跳楼价,他却活得越来越好。才开始的时候,消费者会被这些蒙蔽双眼,然后在轮番的轰炸后发现真正便宜的商品永远缺货,而有货的商品价格非但没有降,反而比平时涨了不少。至此,价格战的幌子被不断的拆穿了,而电商的信用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电商在消费者眼里已经没有区别,让电商只能将价格战越演越厉。这就是透支信用的代价——对品牌的建设一夜之间就哄塌了。

一场没有底线的价格战,让电商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来电商企业向社会化电商渗透是为了用户黏性,但是价格战却很难培育用户忠诚度。现在看来,能够让电商品牌再次具有活性的方法只有一个。通过夹杂社交元素的营销渗透,依靠口碑和社交圈子进行品牌扩散和营销。这样做更有利于稳固企业的用户群,虽然见效相对较慢,但由此带来的用户忠实度以及重复购买率却很高。

这样没有信仰的电视节目、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大家一面膜拜着乔布斯,希望自己的企业也能够像苹果一样执着的追求完美;一面又想着如煤老板般一夜暴富。什么“深耕”、“细作”和“用户体验”,平时还经常挂在嘴边,证明着自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有信誉的人,可是一到涉及利益,这些都成了浮云,无需考虑以后,先把眼前的钱赚了再说吧。想要解决中国集体的空虚,树立起正确的信仰迫在眉睫!

价值观扭曲导致的浮躁

就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通过财富的积累达到富裕,人人都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什么行业赚钱,资金就大量的流向这个领域,然后市场被做烂之后又迅速寻找下一个目标。现在选秀节目的疯狂出现也是因此。

我们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第一季的时候冠名权为6000万元人民币,到今年,第二季据说冠名权已经飙升到2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圈钱速度简直比投资房地产更加给力。作为拥有媒体资源的电视台来说,谁又不想从中分一杯羹呢?因此现在水准参差不齐的选秀节目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了各大卫视,在赚得钵满盆满的同时,三观早就被摧毁得一丝不剩。其中价值观更是被扭曲到了极限。这种价值观的扭曲又导致了社会的集体浮躁,使得人们就连看节目也只想知道结果,不想看过程。

冠名只是对于选秀节目本身获利而言,但是对于选手来说,快速的成为明星才是最根本的利益。虽然机率很小,但是相比其他途径来说已经是最有效的捷径了。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能够跟李宇春、张靓颖一样成为巨星,赚钱自然易如反掌。据统计李宇春的年收入接近6000万。如此巨大的诱惑,相信没有几人能抵挡得住。但事实是残酷的,从2004年《快乐女声》开始的选秀冠军多如牛毛,又有几个能被记住呢?也就是说即便成为了冠军,他们的星梦依然遥远。

娱乐圈如此,互联网又如何能免去浮躁之气呢?看着淘宝每年数百亿的利润,看着京东又一轮七亿美元的融资完成,如何不眼红。一拥而上的电商来不及稳打稳扎的做基础功夫,而是在已经扭曲的价值观下不停的通过价格战来吸引眼球,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的风险投资。这股浮躁之气已经由来已久,大家都想着做火一个好网站,然后要么高价卖掉,要么找到大笔风投,功成身退。谁也没有想过网站的未来发展!

空虚与浮躁背后的信息僵化

选秀节目陆陆续续已经开始了,依旧是爆点不断,各种奇葩层出不穷。而各大媒体也帮衬着用大篇幅在介绍着这一切。乍一看仿佛又回到了2005年的时候,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选秀在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的疑惑,难道除了选秀,真的没有信息可以传播了吗?其实不然,每天的新闻点有很多,但是由于中国集体空虚与浮躁,人们已经不再关心其他的问题,只愿意去关心那些不用动脑思考,却又有爆点的话题。最关键的还是选秀本身,由于创意的不足和没有继续的深耕,仍旧是浮于表面的进行操作,只有靠这不同的奇葩人物来博取观众的眼球。

对于这一点,选秀节目并不是唯一的,中国的很多行业均有此特点。这其中以电商尤为最甚。如果说选秀节目还有爆点可言,那么电商连爆点都没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价格战。这样的发展已经是一种畸形的病态模式,犹如七伤拳一般,伤敌一千自伤八百。这已经不是在促进竞争,而是在消灭竞争。为何会这样呢?最关键所在就是空虚与浮躁背后的信息僵化。

选秀节目和电商一样,由于信仰缺失造成的空虚和长期的浮躁让他们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不愿意甚至是不敢承担风险,所以它们都宁愿孤注一掷的押宝在最常规的方式上,想以近乎白刃战的方式退敌。而这种最常规的方式被各方人士翻来覆去的包装后,内容却没有任何变化,让信息播无可播,结果就只剩下僵化一条路可走。枯燥乏味的内容观众用屁股也能猜到结尾,唯一想看的不过是几个小丑的表演而已。就如消费者对于电商一般,无所谓支持谁,也无所谓讨厌谁,对价格战更是无所谓,唯一关注的就是谁家的价格更低而已。

谁来搭救这个时代

中国集体式的空虚和浮躁让人看不到头,无数的有识之士试图扭转这个局势,但依旧也有无数人还在不断来到这条贼船上。现在选秀已经犹如开闸的洪水般无法阻挡,标志着又一个选秀大年的来到。这样的局面就真的扭转不了,只能放任自流吗?谁来搭救这个时代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会太多。大多数人会想到的莫过于像广电总局2011年封杀快女般一纸禁令,但是结果呢?2013年,选秀依旧大行其道。其实就我看来,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反而需要的是电视台做出改变。作为主流媒体,有义务和责任引导人们的文化娱乐。一味的迎合观众的口味也不尽然是正确,特别是处于现在选秀一家独大,观众被动接受的情况下,谁能够率先突围,做出创新,谁反而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吃惯了大鱼大肉,来一道清粥小菜反而更加惹人爱。正如当年央视百家讲坛的出现,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学术性的一个栏目居然收视率居高不下。

与选秀节目的自救相比,电商的自救更加困难。那些被价格战消耗殆尽的电商们,内功几乎丧失。无论从老大还是到虾兵蟹将,唯一能够给出的合理化建议就是降价。从挤供货厂商的利润开始,再到挤出风投的资金,最后只能挤出自己的利润。这样一条路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但尽头必然是个死胡同。

提高服务态度、物流水平和商品质量才是真正的王道。我们试着回想一下为何电商能够快速的崛起,其实价格只占据了一方面。据统计发现,32.5%的消费者认为节约时间是其选择网购的原因,20.0%的消费者选择了购物足不出户,15.0%的消费者认为网购的选择范围广,5%的消费者认为可异地购物是网购的优点。因为价格便宜而选择网购的消费者也仅仅占30.0%,甚至不是消费者选择网购最大的因素。这足以看出,值得电商们努力的方向还有很多,并非只有价格战这一条路。价格战虽然是最直接、最快速提升销售量的手法,但是其危害性也同样巨大。

持续的价格战会让消费者形成一个习惯, 不打折绝不买!这个习惯会导致电商平时的销量暴跌,然后等到利润率最小的时候,销量才一瞬间爆发出来。这时电商无法提供完善服务,消费者的满意度就大打折扣,“印象分”再次降低,而电商自己也会面对超负荷的运转,备货不足、物流吃力等等状况。不知不觉,在价格战的政策下,恶性循环形成了,最后的结果就是积重难返。所以想要改变这个状况,只有电商自己忍着阵痛,从根上改变,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导到服务、质量等等方面,逐渐弱化价格标签。

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可以获得一切想要的东西,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但是我们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放弃了思考和探索的勇气,更是背离信仰,带着一身浮躁之气行走于世间,任何问题只从自身角度来进行分析,符合自己利益的捧其为真神,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贬其为恶魔。正如选秀节目的大爆炸,我们也在精神的空虚和浮躁的态度中寻找着爆发点。(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科幻星系群交流66293965

2011-11-04

五大真实的恐怖电影

浏览数: 归类于: 影评书评 — 康斯坦丁 @ 09:34

“恐怖电影”一词最早出现在批评家的著作中。用这一词来描述引起情绪的恐惧、厌恶和休克的电影。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上去思维紧密,情节紧张,甚至有些残忍 恐怖电影,却有的是从真实案例中,启发而拍的。当你为电影中那些恐怖画面所惊呼之时,其实真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在这个星球上发生过。

真实故事:SawneyBean

Sawney Bean是一个在15或16世纪的苏格兰以48名成员组成的氏族。据说当时,有超过1000人的大规模屠杀被处决。Sawney Bean的故事出现在伦敦Newgate监狱的犯罪目录中。传说,家里有包括八个儿子,六个女儿,十八个孙子和十四个孙女,他们居住在山区,受害者被带回 自己的洞穴,肢解。

有一天晚上,宗族族人伏击一对夫妇,其中一男子用剑和****击退了他们并成功逃脱,最后向当地政府报告了此事。没多久,前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后来的詹姆 斯一世)率领一支400人的队伍进入该地区的进行大搜捕。该搜捕小组发现此洞穴时,现场数百名被谋杀或者被吃掉的人的遗骸充满了整个洞穴。宗族族人被生擒 到爱丁堡的Tolbooth监狱链里,然后又被转移到格拉斯哥,在那里他们未被审理立马被判行。 (阅读全文……)

2011-07-17

最想从《哈利.波特》中拥有的十大魔法

浏览数: 归类于: 影评书评 — 康斯坦丁 @ 23:24

   就算科学家再努力似乎也追赶不上我们稀奇古怪的想法。罗琳为我们打造了哈利·波特以及那个令我们头晕目眩、应接不暇的魔法世界,其中琳琅满目的小法器是不是也让你垂涎三尺——如果,我们也拥有随身携带报警器、瞬间转移的时空机,生活会不会五彩斑斓一些呢?好吧,现在就和笔者一起来一场天马行空的畅想。

 

1.速记笔

   受众人群:满在文件堆中的办公室职员、整日苦读的学生、书写不便的残障人士

 


 

 

   这是一支连哈利·波特看到都惊呼奇秒的速记笔。在你和别人交谈时,他可以完美的记录下每一个字。如果提问,他也会写下自己的答案,只不过比你需要的夸张一些。不过,这不要紧。试想一下,要是他能够乖乖听话,为我们做记录,那该有多好。录音机、录音笔是不是都也可以退休了?

 

2.飞天车——福特安格里亚

   受众人群:汽车爱好者、每天搭公车或赶时间的上班一族

 最想从《哈利•波特》</p>
	</div>

	<div class= 评论(0)

2011-02-23

《创:战纪》互联网的世纪之战

浏览数: 归类于: 影评书评 — 康斯坦丁 @ 00:48

《创:战纪》互联网的世纪之战

 

   2009年的一个阳光明媚夏天,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创:战纪》导演听取着演员和工作人员最后意见。会议室外面围满了记者,从门缝偷窥着会议室中发生的一举一动。

 

   同年底,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开始在全球预告,而笔者有幸在公交车上看到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其强大、华丽的画面立马把正在昏昏欲睡、前去上班的我深深地吸引住,但当看到其最后“2010年底上映”几个字后,心中充满了对“好莱坞”大片的,超长宣传周期而折服。最终,经过漫长的等待,这部跨越世纪——1982年《电子世界争霸战》~2010年的科幻电影《创:战纪》,成为迪士尼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电影,终于在2011年1月10日登录中国。

“1982年”VS“2010年”

   可以这么说!这电影见证了1982年~2010年,顶级电脑图形处理发展之路!让我们明白了,童年时期,看到所谓“超炫、真实”画面,都是浮云~3亿美金的天价,也让如今的我们明白,怎么才叫烧钱!相比《创:战纪》的超乎想象的酷炫未来世界,1982版的《电子世界争霸战》犹如在看动画片。

 

 

《创:战纪》互联网的世纪之战

(左上、右下:2010版《创:战纪》  右上、左下1982版《电子世界争霸战》)

 

   这部1982年7月上映的《电子争霸战》可能对于国内的朋友来说,还有点陌生,但这却是曾经的一部划时代的神作。在那个286、486还处于普及阶段的年代中,人们第一次在电影院中看到了虚拟空间的全新概念。

这就如同于,我们第一次玩CS一样,观众们在那中实景人物与CG绘制相结合的影响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仅如此,即便是参与了拍摄的大多数演员们也很难理解剧本以及在摄影棚中的表演。

 

   而当年,迪士尼为这部旷世大作投入了1700万美元,这在80年代算是大数目了。相比2010年版的《创:战纪》的3亿美元,如同浮云。不仅在于,其是“迪士尼有史以来耗资最多的一部影片”,面对打了鸡血般的3D狂潮,3D版的《创:战纪》不仅仅在于画面的超级华丽,在好莱坞最顶级设计团队帮助下,它们制作出革命性电脑特技和创意——采用2D+3D切割真实世界和电子世界。

 

   甚至为了验证其“不差钱”,还在电影中单独制作了8段场景,能将画面充满iMax巨大银幕的画面。面对iMax的巨屏,加上画面比例完全打开,使得观众可以在银幕的顶部和底部看到更多的影像,从而营造更加令人绝对震撼的3D体验。

 

 

 

 

   左:1982版《电子世界争霸战》宣传海报让人联想到,那时期同样火爆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右:2010版《创:战纪》主打“LED风格”

 

 

 

 

   1982版《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男主角一脸正气的拿着“飞盘般”形状的武器,而2010版《创:战纪》中女主角的“飞盘”直接变成了“镶嵌”着超炫的“LED”光环

 

“越来越紧”+“LED”=性感

 

 

 

 

   不仅如此,影片里的人物在虚拟世界都装扮得很“紧”,非常“紧”!超“紧身”的衣服下,让剧中人物纷纷性感。男人硬朗的线条,女人婀娜的身材,都在紧身衣和脉冲头盔、LED盔甲的包裹下,显得那么性感。

 

 

 

  

   而这种超“紧”的手法,并非《创:战纪》一家独有,早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中国的观众就已经见过世面了。

 

 

 

   《创:战纪》的火爆,似乎也来带了一番LED热潮。无论是大巴,还是地图,甚至是衣服,都被冠以了《创:战纪》风格。

 

 

 

 

   而正版《创:战纪》的玩偶已经在全球同步发行,但笔者觉得似乎感觉略显山寨,相比电影片段中的人物,玩偶版的,感觉弱小许多。

 

 

 

 

 

 

   面对3亿元的投资,迪士尼的鸭梨感觉十分巨大。除了大量周边和疯狂的宣传以外,全球范围内的陆续上映,或许能减缓它的鸭梨。相对于一些还没从《阿凡达》回过神的观众来说,让他们再次进入影院,花上“巨资”看iMax或许变得阻尼不小。大量随之而来的打了鸡血的3D影片,也稀释主流观影者的热情,那种群体性狂热的景象也许很难再会重现。不过就其创作者的本愿来说,这对于整个互联网产业来说确实可以称的是一次富有变革性的世纪之战。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用下列方式联系: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2010-10-12

从章子怡到周冬雨,揭秘成为谋女郎的几大要素

浏览数: 归类于: 影评书评 — 康斯坦丁 @ 23:44

最近身边的同事们常常说到刚刚走红的周冬雨,一说到他,相信不少网友都很了解,因为她就是网友热议的《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也就是被誉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主人公,随着时间的推进,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山楂树之恋》在上映前,好多影评家,娱乐名嘴都曾预言,这次张艺谋又会给大家捧出一位新人,从此变成名人。果不其然,他们都预言都是准确的。《山楂树之恋》注定就是要捧红新人的,周冬雨在出演了张艺谋的这部新片中的静秋后,瞬时间她人气飙升,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现已有多个剧本看准了周冬雨。

 

    话又说回来,这张艺谋就是有实力,每一部电影都是极具特色,让不少影迷和观众都是记忆深刻。简单总结一下:电影里《日出》中的方舒、《海之恋》里的赵静、《庐山恋》里的张瑜……再倒退二三十年,银幕上清纯女角一抓一大把,哪怕是之后《红高粱》中的巩俐和《我的父亲母亲》里的章子怡,都能给当时的影迷留下清纯的印象。 

据知情者说,张艺谋在选“谋女郎”要求是异常的严格,外貌固然重要,但尤其看中的是演员的皮肤。难怪,张艺谋为《山楂树之恋》的人选,就从去年开始,跑遍全国十余个大城市,才从千余人中才选出他们满意的“清纯”静秋,就这张艺谋还慨叹:现在“清纯”女孩几乎消失了。

其实女性都是爱美的,都希望自己的皮肤清爽美白,纤细且极富诱惑力的。特别是在这清秋时节,这种意念显得那么强烈。就像名模林志玲说说的,要美还不容易吗?只要你科学饮食,并选用适合你的化妆品就可以打造出更加美丽的你。

 

    可是,好品牌的化妆品价格不菲,这就成为了许多爱美MM的一块心病。最近,一位时尚达人向我透露:中信魔力卡正在做美丽嘉年华的活动,刷卡就有机会获得雅诗兰黛、倩碧、兰芝、欧泊莱等各种知名品牌的化妆品,还有ARTINI、ARTIST EMPIRE等品牌配件饰品!现在去刷卡消费还有积分加速的活动,申请“魔力积分加速计划”,每月达到指定的消费金额,即可享受最高3倍积分,金卡以上持卡人生日当月最高5倍积分喔!

其实每个女人都是漂亮的,只不过张艺谋的标准未必和每个人的心愿相符合。我不告你原因,因为女人为美而生,因美而生。女人先天的守候着一份洁净和美丽。美丽就是女人得天独厚的礼物,美丽也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专利,做一个美丽的女人是你的专业,所以女性的光辉永远是灿烂的,也是很有成就的。

Powered by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