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科幻星系

2010-02-02

纵观近期种种 奉劝优酷应以“诚”为先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22:45

  说到网络视频,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那就是优酷和酷6的纷争。说起这事情,还得再往前数数,酷6此前宣布删除所有盗版内容,这一举动立刻在视频业内引起巨大震动。大家都知道,视频网站都是靠着转发来转发去的视频过日子么,这都已经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了。但是大家也知道,这东西确实是违反版权规定的,而这一次,酷6终于率先动手,震动之大可想而知。但是,不论他是壮士断臂还是什么,我并不关心,我今天想说的是由于这个事情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的事情,说说优酷被起诉后的种种表现。

 

   这次的起诉源起酷6发现优酷网连续盗用其独家版权影视剧40余部,而选择同行的“优酷”来打这场官司,也是因为“优酷”本身就算是这行的“领头羊”,盗版最多也可以想象(之前反盗版联盟曾多次对优酷提起数百部作品的侵权诉讼),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吗。我觉得起诉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视频界内你告我我告你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问题是被起诉后优酷的反应让我不得不想说几句了。因为过去优酷也面临过很多次这样的诉讼或者争吵,但是每一次都似乎很快就推脱了,像打太极拳似的,几乎没有一次有实质性的进展,或者说事情刚有开始,几回合下来就又没下文了。所以,这才是目前为止作为老百姓对这件事的最大看点。

 

   而优酷好像再一次采用了这一策略而且章法尤其明显,我们不妨罗列一下这一过程:

   1.首先,马上表示要“反诉”酷6。

   2.其次,又说要联合优度来起诉酷6。

   3.说酷6诉讼优酷是捏造、荒唐可笑,说法院根本没有立案。

   4.说酷6删除盗版内容是“断臂不流血”,对流量的影响很小。

 

   这样一来,不明就里的人们就晕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但是其实这也是过去优酷的策略:借力反击。但偏偏这一次,优酷还真有些失算,为什么这么说呢。

 

   1.优酷说酷6的诉讼法院没有立案,因此是“捏造”,结果当日酷6马上展示了法院的立案证据。

   2.优酷说已经联合优度要起诉酷6,结果优度方面表示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3. “优酷说酷6删除盗版内容(无版权的美剧为主)是‘断臂不流血’”,却被酷6的副总一句话反问的再无法可说 “优酷说不流血还不删除?”。既然“对流量没影响”,为啥不删除,这样遵纪合法,又“对流量没影响”,岂不皆大欢喜。

 

   结果,就这样,几下子就把优酷给噎了回来。但关键问题不在于看“优酷”被噎,而在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优酷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在公布未经核实的消息,说酷6没立案,说要和“优度”联合起诉,包括以前的很多事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谷歌或百度搜搜),或是事后或是在当时就被验证是假消息。而这种大话挂嘴边的企业想想也着实有点让人汗颜。

 

   毕竟,我们平头老百姓平时看看视频也就罢了,而那些广告商、客户可是都是真金白银的大投入,他们敢不敢老去找一个随便老说大话的公司,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其实优酷在行业内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真诚的奉劝优酷做什么事首先要以“诚”为先,取信于网友,取信于客户,这样才能让企业更长久的发展!

 

如要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QQ:1029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angk1026@foxmail.com

2009-09-24

从大学校园八卦传播速度看网络社交特点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9:08

  最近,有一个大一美女新生风靡各大网络社区。

  

  这个叫美女大一新生,还有另外一个更响亮的名字——90后送水女。因为自发的给巡逻的民警送矿泉水,被记者报道后,一时之间成为网络红人。这个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也改变了人们对于90后一贯非主流的看法。当然,在没有入学之前,现就读于北京某学校的“90后送水女”,已经风靡校园交友社区。

 

   一个还没有入学的大一新生,就已经成为了网络红人,不得不让我们反观校园社交网络的特点。现在的90后和咱们那个时代不一样,人家可以在没有入学前就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未来同学班级的情况,真正的“新同学老相识”。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会,想知道些八卦的事情都是同学口传过来。

 

   但是,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大学的新生生活与我们那会已经有天壤之别。今年很多大学生新生还没有入学之前,就通过139社区等社交网络,和将要同窗的新同学结识。我一个远房表弟,一个人从江西跑去黑龙江上大学,家里边非常的担心。在QQ上面,我打听过他的一些情况,从他的反应来看,似乎对大学生活很适应。

 

   听他说,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学校所在地的移动公司给他寄去了“骄子卡”,对139社区有一定的宣传。他通过上139社区,找到了自己所在学校班级的群组,已经提前和班上的同学认识。和他一样,很多今年应届毕业的准大学生们,都通过139社区与即将同窗的同学认识。而且,139社区有很多针对新生的活动,对于这部分人群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从这里来看,可见中国移动对于139社区的重视程度。利用传统的通信业务,推广这一互联网业务,不愧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用chinaren、校内(人人)等社交网络。但是,现在更多的人会选择用139社区。因为,139社区相比校内网来说,真实性显得更强。通过用手机号码登陆,能够确保实名,而通过班级群组,真实性显得更加的精准。

 

   毕竟,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占据校园市场的90%份额。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使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号码,加入到了校园集团网。用手机号码登陆中国移动的139社区,能够保证实名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够找到更多的同学、朋友。其实,中国移动也是利用了这一优势,在大力的推广互联网应用服务。

 

   像现在很多网友再用的飞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很短的时间内,飞信超越了MSN,成为中国第二大IM工具,而根据易观国际的分析报告,在2011年,飞信很有可能超越QQ,成为中国第一大IM工具。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就是因为飞信能够确保真实性,能够通过手机号码找到自己的朋友,并且免费的发送短信。而139社区,也是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大学生领域,其特殊的交友特征,决定139社区能够被大学生所喜爱。

 

   大学生是非常具有群体性的群体,这个群体对于陌生人或者群组之外的人并不是很欢迎。正是因为这一特点,139社区才能够被众多的大学生所喜爱。尤其是新生,对于大学并不是很了解,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大学,能够提前认识一些伙伴。而且,大学生之间对于一些八卦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中国移动就是发挥这一优势,抢先占领了大学市场。

 

   归根到底来看,大学生社交网络,最重要的一点是真实性,其次是精准性。如果能够保证实名,能够确保精确的找到想要找到的人,那就能够取得成功。当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点,需要在这个平台能够找到更多的朋友。否则,这个平台也不会被喜爱。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8-24

解读百度“框”计算背后的故事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9:57

   在前几天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今年的强势新产品——“框”计算。

 

   所谓“框”计算,也就是用户将一个任意需求提交到“框”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需求分析以及语义分析等,再通过海量计算,将需求分配到“框”后台的应用,最终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结果。

 

   既然如此神奇,那笔者忍不住想要抢先试一下。如果输入“百度世界大会”,能够将历年的结果全部显示出来就好。当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推出,也只能够凭自己的回忆再借助百度,探寻一下过去三年百度世界大会所发布的新产品。

 

   2006年,百度召开第一届技术大会。在这次技术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新产品百度空间和精准广告。空间产品闷声发展三年,如今已经保持同时在线过100万,确实有点令人惊叹。而精准广告是作为一款营销产品发布,在之后的两年,从百度财报上就可以看出效果。

 

   2007年,百度召开第二届技术大会。在这次技术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文化共享搜索和盲道。这两款产品都可谓“非主流”,但也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文化共享搜索,对于传承和共享文化突出了贡献,而盲道的推出,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显露无遗。对于百度这样的大企业来说,确实需要多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感。

 

   2008年,百度召开第三届技术大会。在这次技术大会上,百度发布了百度Hi和我的营销中心。作为一款IM工具,百度Hi定位于各产品之间的桥梁,避开了与QQ的竞争,到目前来说,也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至于我的营销中心,还是作为一款营销产品,从百度这一年多的经营业绩可以反映出成效。

 

   历数往年的百度技术大会,都是强化产品和营销。而今年的“框”计算,仍然是产品与营销,但已经装到一个“框”里面。这个“框”里面,不仅有产品,还有营销。但是,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框”的基本是需求,满足需求。也就是说,以用户为中心,为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只要用户有需求,这个“框”就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框”计算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如果我需要百度技术大会的所有资料,就不必发动脑筋去回忆过去,也不必搜索很多的关键词,只需要输入百度技术大会,就能够将我所需要的相关全部资料显示出来。我需要往年的主题信息,全部列出来,我需要嘉宾信息,也全部列出来。这样,对于我来说,就省却了很多工夫。

 

   或许这样讲有点懵懂,其实这个“框”可以定义为一个魔法盒。当你产生了一种需求,那你肯定就想寻求解决,怎么解决呢?“框”一下,你想要去唱歌,就会出现最近KTV热榜,还会出现各种消费层次的KTV,或许还能够针对你的搜索习惯,帮你更精确的定位你所能承受的消费层次。

 

   以前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我建议现在百度应该换词了,“框”一下,就有你想要。其实也并不那么难懂,“框”计算不过是计算机智能化的一种发展而已。回想计算机的发展,就能够知道,计算机技术在进步,智能化应用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这就是一种技术进步的最佳表现。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8-06

最佳雇主调查:大学生最爱谁?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8:3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来,一批又一批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穿梭于各个招聘会,寻找就业岗位。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似乎比往年更为严峻,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大学生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岗位,而另一方面当下大学生又想尽快的融入社会,先积累点工作经验。尽管中间存在的矛盾很多,困难也不少,但纵观整个国内的就业形势来说,大学生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首先他们朝气蓬勃,富有激情与斗志,其次,因为刚出校门,大部分对新鲜事物学习能力也都较强,找一份工作其实并非太难,难的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每个大学生心中都会想象自己将来会在怎样的职场中打拼,也有自己心目中想要企及的就业圣地,在最新出炉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排行榜中,金融、通信、IT行业仍然成为大学生热门选择,从中华英才网最新公布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中可以发现,很多企业一直都榜上有名,这些深受公众爱戴的企业,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他们能够一直保持着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标杆,不管行业背景如何,始终能够一往无前,坚若磐石。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比较关注通信业和IT业,而这两大行业是目前为止,中国发展的最为饱满的两大朝阳行业,这中间有很多“牛企”,它们担负着国家信息化的使命,是大学生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实现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舞台。

 

   众所周知,在电信基础行业中,中国移动中国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凭借着第六次入选世界500强超强实力,占据榜首可谓是众望所归。中国移动在2G领域其他运营商难以撼动的优势,在3G时代到来之际,凭借着在3G领域的先发优势,财力雄厚的中国移动将继续保持着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虽然大学生就业并不是买股票,但进入一家前景光明,财力雄厚的企业在收入方面可以有所保证,中国移动的员工待遇,在中国来讲,都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其次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在电信重组之后,拿到了全业务运营的牌照,在3G领域更是被业界广泛看好,相信大学生想加入运营商,是因为运营商确实有钱,高收入是就业者一成不变的追求,这无可厚非。

 

   而像中兴,华为,西门子、三星这样的企业能够上榜,说明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比较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像华为公司企业文化中所散发出来的狼性精神,被大学生奉为就职的神圣殿堂。以中兴,华为,西门子这些全球公司为例,在众多大学生心中,他不仅是能够获得优厚待遇的工作,同时也是展现自我学习与锻炼的最好平台,所以很多大学生在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其实是在选平台,因为平台够宽广,前途才会更远大。

 

   不过,要谈到在此回“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中IT行业中的PC、互联网企业,可谓春风得意,像联想、惠普这种PC终端企业,同为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文化中主要以服务精神和创新精神见长,大学生选择这样的企业,发展前景很好,而且在其企业文化的熏陶下,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方面都将会有所提升。虽然金融危机让互联网陷入寒冬,但大学生们很清楚的知道,寒冬中,这些企业都会选择囤草越冬,加强人力储备,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以便在互联网春天来临的时候,可以倾巢而出。互联网中走出了很多英雄,大学生的英雄主义情怀,在此或将得到全面释放,更有机会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

 

   综上所述,从这项排名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择业存在一定的倾向性。笔者认为,这中间多少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要知道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有可能决定了他们未来将会在那个领域发展,因此,大学生们应该理性就业,并将危机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8-05

SNS,还会是应用游戏的江湖吗?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9:09

 

   SNS概念在去年炒得非常火,持续到今年仍然很火爆。但是,相对去年来说,已经显得疲软很多。开心农场、好友买卖等应用(插件)游戏,已经开始令很多玩家感到厌倦。在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什么应用游戏能够令玩家产生刺激感。

 

   针对这样一种现状,很多业内人士毫不隐讳的指出,当前很多SNS已经脱离了本质,变得非常另类。原本是一个交友社区,却越来越像网页游戏。与其说是SNS,还不如说是网页游戏来得直接。而很多SNS的注册用户并不是冲着交友而去,更多的是冲着游戏而去。因此,真实交友也大打折扣。

 

   其实,我并不反对SNS的应用插件,我倒是认为添加丰富的插件,能够丰富内容,让朋友之间更多互动,加深友谊。不过,除却这些娱乐性的插件,我认为应该根据SNS的定位,添加一些功能性的插件,那样更容易吸引人。就像雅虎关系的点评插件和生活缴费插件,就是比较实用的功能性插件,能够给网友带来极大的便利。

 

   雅虎关系的定位是“中国最具生活服务价值的真实社交平台”,根据自身的定位,添加这些应用插件,我认为非常的对路。雅虎口碑是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网站,通过朋友的关系,彼此介入到真实生活,那才能更加真实。所以,首先就显示了真实性,其次就是代表了网站的服务性。再且,当今的朋友关系,不都是要走入到现实生活来的吗?

 

   而生活缴费插件的加入,我觉得更得人心。现在使用SNS的大多是白领人群,常常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家里的水电煤气费忘记缴纳。一下班回家,灯打不开,龙头不流水,网络也登不上,那不急煞人吗?可都下班回家了,缴费的地方都下班了,那就得熬上一夜,等到第二天人家上班,自己还得请半天假。请半天假倒是其次,还要排队苦等,跑了东家再跑西家,一个上午折腾下来,还剩下一副骨架。

 

   支付宝在之前就开通了煤气水电宽带电话等缴费服务,雅虎关系将支付宝缴费服务引入,就可以让网友在登陆的第一时间看到生活缴费插件,不会再因为工作繁忙而忘记了缴费,省却了很多因为忘缴费而产生的不便。而且,如果你忘记了缴费,你的朋友在看到你没缴费之后,就可能通过留言或者电话提醒你,应该去把相关费用缴了,免得到时候麻烦。这样一来,你想忘记都难了,还会因此烦恼吗?

 

   从雅虎关系的这些生活服务插件来看,我觉得象定位于大学生的校内网,也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譬如,推出校内生活信息插件,校内缴费插件等等,这些并不是不可能实现,关键就是要靠自己去尝试。一个大学好几万人,能够服务好几万人,那也是一种成功。

 

   而从雅虎关系的这两个插件来看,我认为应用游戏插件在SNS势必会衰败,取而代之的将是服务型功能性的插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目的,就是真实的交友。试想一下,彼此能够走进生活的人,难道不比虚拟的人际关系更真实吗?网上互动相比线下互动,难道还有优势吗?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8-04

五大IT互联网公司中文囧名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11:01

 

    NO1.Bing(必应)
  微软这次推出搜索引擎,对原先的Live Search进行了改良,但在名称上却没有沿用传统名称,相当于另起炉灶,引用“Bing”(中文音译为“必应”)作为新的搜索引擎产品的名称,而在中国的网络世界,这个名称早被囧化处理了,而且还有多个版本:病、必硬(死翘翘)、不应等,真乃大囧也!
  
  NO2.有啊
  取什么名不好,竟然取这么一个土的名称,好似幼童刚学话时的语言,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度旗下的在线购物网站的中文名称。与其类似功能的购物网站——淘宝,不仅听起来比较顺耳,字面意思也比较有内涵——网络中淘涣宝贝,比有啊应该强多了。
  
  NO3.谷歌
  这个名称为什么说它也比较囧呢?其实这是对其英文名称Google的中文音译,并没有赋予其他含义,刚开始听起来,不少网友都反映很别扭,但时间长了,好似都习惯了。
  
  NO4.饭否
  说到饭否,喜欢玩迷你博客的朋友们可能都熟悉,它是一个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QQ、Gtalk、MSN或是手机及电脑终端等多种方式来写博客。不过这个名称取得也很囧,第一次接触的朋友肯定总会疑惑不解,其实它是取自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典故。只不过,当前饭否已经关闭,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新开放。
  
  NO5.叽歪
  平时只有形容小鸟、小鸡等小动物叫声为叽叽歪歪,而用到人类时,通常形容在正规场合下的窃窃私语。而这个词与饭否一样被作为一个迷你博客的名称,也算是比较囧的名称。

2009-05-27

嘀咕网友率先报道上海市九院跳楼事件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17:28

 

 

    笔者玩嘀咕网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猛然在嘀咕网上看见一则“上海市九院发生跳楼事件”的爆料,时间发生在5月27日下午3点34分,爆料人是一位名为“娴人”的网友,称“九院现在有人要跳楼,制造局路交流堵塞。”并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对事件进行了图文追踪报道。

 

 

     据了解,具体情况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有一男子轻生欲跳下院方高楼,警方已采取保护措施,附近交通也因此事件一度拥堵不堪。

 

    具体情况及男子欲跳楼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越来越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爆发源地,互联网已经从原始的论坛时代,走过了博客时代,进入了全新的微博客时代……嘀咕是在为用户提供一种随时随地记录“你正在干嘛?”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站输入、站外输入、内容导入、手机输入等多种方式来记录生活。不过,相对于专业的新闻机构而言,存在抢先报道新闻事件优势外,对该类素材的分析和过滤也十分重要,这也是嘀咕等站点需要注意的。

   

联系方式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2009-02-20

政府补贴“家电下乡”真的靠谱吗?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2:14

   什么是“家电下乡”,我想可能还有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在此我先发一下其具体内容。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政策,从2月1日起至2013年1月底,农民在指定流通企业购买指定品牌与机型的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等,即可获产品价格13%的财政补贴。这既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又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农民兄弟对“家电下乡”十分拥护,也十分关注。但是,这真的有效吗?

 

 

为何政府补贴13%并未达到“家电下乡”的双重意义

 

   近段时间看大各大商场门口到处都打出了买知名品牌家电,政府补贴13%的口号。起初笔者还觉得很新奇,有这好事。近一步了解才发现原来只不过是国家为了在经济危机中拉动内需,让企业减少裁员的一种救助方式。为什么企业就不能自主自救,甚至连向海尔这样的世界级的企业也要靠国家来救济。

 

   难道,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真的这么差,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要靠国家来救助。其实笔者认为不然,只不过现在经济危机还是初发期,还没有完全爆发,慢慢随着国际贸易进口交易差的增大,中国企业特别是有出口业的企业将会面临更大危机。国家所拔的这数千亿资金也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试想,这些所谓的中国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何在风险之前为有做好有效的防御,而只要碰到危机时就不在坚挺。关键原因,还是中国传统的“假、大、空”理论做崇。摊子铺得太大,战线拉的越长,成本自然就越高。讲白了都是这几年所谓的楼市、股市给闹得,也让一些企业在股市中迷失,成了圈钱的工具,没有用心经营企业。

 

   并且此次政府补贴知名品牌13%“家电下乡”的计划,笔者个人认为其实对提升整个家电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并没有太大帮助,也并没有给广大民众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实惠。说白了,最多也就是帮助这些家电企业,变相处理了一些过时的阵旧库存产品而已。从根本上,并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家电下乡”的双重意义。

 

   笔者想过不了多久,这些企业该裁员还是裁员,只不过是减缓而已。回想起前几天看“鲁豫有约”采访李连杰,谈到“一基金”给“四川映秀”灾民,创造灾后再就业的方法,不是每月像政府给每家三百元钱的补助,而是要帮助他们利用自己当地的特色手工刺秀,买到有需要的地方,让灾民能够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应了中国一句俗话“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同理,我觉得这放到“家电下乡”计划中同样是可以借鉴的。正如国家现在虽然可以给企业每月几百万,几千万补助,但是总有一天国家是不会再给的。万一,这笔救助花光了,难道还要国家再花数千亿,再搞另一个类似“救助计划吗”?

 

 

政府与企业“家电下乡”还需落到实处

 

   现在农村大部分家庭也都有了“电视、洗衣机、冰箱”,而此次“家电下乡”重点的产品就是这三样,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购买这三大件需花总金额4800元(26寸电视1800元,200L冰箱2000元,自动洗衣机标准5公斤1000元),按规定返还13%金额也就624元,优惠幅度比不算大。要知道,现在大城市中国庆、五一、双休搞活七折、八折优惠都太稀并且难保其中一些指定企业以次充好,用过淘汰产品充数。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城市家庭自用家电市场以属饱和状态,作为大件的家电又非易耗品,一个家庭再次投入购买一般最少要6~10年才会购入新的产品。

 

   所以,笔者认为如何去自己面对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才是根本,而非补助。当然政府和企业的难处笔者也能理解。毕竟,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目前生存发展的主要道路还是在出口外销上。只不过,当前出口外销的道路受经济危机所阻。因此,政府为了扩大内需才有了此次“家电下乡”计划,虽然本义上是为了拉动内需,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就目前从大多数代理商、消费者口中却不认账,普遍认为“家电下乡”还是太形势主义。

 

   主要原因是:经销商认为利润太低,并且还要负责上门安装并做售后,属赔本买卖觉得不划算;而消费者则认为“家电下乡”中的产品过于阵旧,可选择性太少,并且返还13%的流程也比较复杂还需简化。因此,笔者认为政府与企业“家电下乡”还需落到实处,企业更应该针对当前农村的市场需求推出相应产品,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兄弟真正受益,也让政府补贴“家电下乡”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欢迎合作,联系方式
   QQ:102927545     MSN :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1-14

创造WEB 2.0盈利模式奇迹的“豆丁网”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10:12

   近几天,浏览各大网站的科技频道。眼前总是被“豆丁网”晃到。开始笔者还没有在意,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家跟风作网络互动社区新网站的宣传造势。但是,这几天发现连新浪和搜狐这样重量级的网站也纷纷报道“豆丁网”入围了美国著名投资杂志《红鲱鱼Red Herring》“2008年亚洲最有前途的高科技企业100强”角逐名单。才发现小看了眼前这家做WEB 2.0,拥有每月过千万人点击的网站。因此,笔者对“豆丁网”的前世今生做了一番调查与研究,现将心得与其最近的现状与大家分享。

 

互联网的“分享与互动”就应该是双向赢利的

   大家知道近年来,很多以前从事平面刊物的媒体,纷纷放弃从前的纸质印刷,选择了做网络电子杂志。而这无疑使得以WEB2.0的平台发展的更为迅猛,毕竟相较以往传统的平面刊物,这个平台更加自由,也门坎更低。不管你是名人大家还是草根平民都可以畅所欲言,实现真正的言论自由。从现在,四大门户WEB2.0火爆的程度,我就是不说大家也能明白。并且,网络本身就拥有着投入低,传播快,易管理和易保存等多项明显的优势。

 

   而像“豆丁网”这样作“网络分享与互动”的电子文档付费平台的网站,在国内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举例像其它类似的网站还有龙源期刊、维普期刊及中国知网等,也都是做付费电子文档资源的企业。只不过,上述三者与“豆丁网”的模式不同,前者是走专业期刊和精英学者合作的路线。大部分的资源都是由这些媒体提供,虽然优质但时效性受传统平面限制一般会在一月以后才能发布,并且用户需要阅读还要付费给网站。而“豆丁网”则不同,走的是大众原创路线时效性可以得到完全的保证。并且,用户可以拿自己写的作品随时添加上网站,阅读者点击的同时,上传分享作品的用户也能得0.1元的收益,只要累积达到100元就能提现。加上,还对部分优秀用户开启了文档售价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文档的价值,自行定价直接销售。这样的做的好处即让分享者可以得到盈利,也让用户有了再创作的动力,也才真正附合“互联网分享与互动”的精神。

 

   中国有句俗话,无利不起早,我觉得用在此处是正合适的。毕竟,在这全民写博的WEB2.0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草根作家诞生,同时也有不少人浅尝失败的滋味黯然离去。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想大家都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会有人能天天坚持免费的去写作,即便有,时间也不会很长。毕竟,写作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味的产出而没有收获,一般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放弃。并且即便是专业作家、写手,也很少有人能持续写作五年以上。因为,写作是一件身心俱疲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作家发表了一两部代表作后,就沉寂的重要原因。所以,更别说像我们大家这样的草根写手群体,能坚持白写。

 

注重用户的体验才是互联网的“分享与互动”发展的正法

 

   现在如新浪、腾讯这样WEB 2.0博客的知名网站,都先后推出了广告共享计划与零花钱计划。激发优秀博主作者的创作,让博主作者在写文章的同时与网站实现双方的共赢,能长久的为期服务。更何况,从技术优势上讲更突出,更专业的“豆丁网”。

 

   现在,豆丁网即将上线的专用文档播放器不仅支持.pdf, .doc, .ppt, .xls, .txt 在内的数十种格式的文档文件,而且还可以以Flash Player的形式直接在网页中展示。并且,新播放器和很多知名的广告联盟的合作也是本次革新的一大亮点。现在,即便豆丁网的用户上传的是免费文档,但只要文档的浏览量够大,用户也可以从中获得广告收益分成。通过植入新的文档互动盈利模式,也让豆丁网占领市场,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路线越来越清晰。可以说,“豆丁网”所倡导的这种“分享与互动”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奇迹,也是未来互联网作品创作盈利发展的正途。

Powered by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