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科幻星系

2019-03-21

华为轮值CEO,富士康却坚持独裁,二者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22:07

谈到深圳龙华的大企业,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华为和富士康,两家公司毗邻,有两个门仅仅隔着一条马路,都是世界500强,对国家,对社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员工压力最大的时候,也都出现过自杀的情况,一个讲究狼性,一个强调执行力,掌门人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他们的声誉却判若云泥,华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通信技术到智能终端,再到自主设计研发的麒麟芯片等等,收获的大都是赞颂,连国家管理者在呛声美国时,都会强调:iPhone不好不安全,那就用华为吧!这些赞誉就好像一层层的绚烂涂料,把华为刷地金身修为、熠熠生辉,任正非脑袋上就好像挂着一条彩虹。

相比之下,富士康自坠楼事件之后,就承担着数不清的贬义词,大量记者卧底富士康,本着眼见为实的职业操守,却送上一篇篇“盲人摸象”式的报道,或许他们的报道是事实,但远不够全面。好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社会对制造企业的理解日益加深,言论过激的评价渐渐消失,前两年,工会某领导没头没脑地抱怨富士康过度加班,最终也只能以“灰头土脸”的搪塞告终,加之,李总理亲自参观iPhone组装生产线,郭台铭走出自己的城堡,社会正对这家企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关报道也日益理性和公正。

显然,两家企业有着不同的business model,不同的产品,雇佣着不同类型的人才,也构建起不同的管理模式。任正非招聘的员工,大都来自985或者211院校,HR部门经常能非常精准地从一大堆的简历和层层的面试中,挑选出班级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华为员工自主性较高,无需纪律来特别约束,而郭台铭一向讨厌天才,他说: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于是,富士康变成了普通院校的福音,100%包就业的底气有70%来自富士康。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就很难再讲民主,而这也符合郭台铭的一贯作风,事实上,在他看来,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起码,在富士康乃至整个制造业都是这样的!

华为轮值CEO, 优点和缺点并存?

华为讲究狼性,员工对目标有着强烈的企图心,善于团队合作,锲而不舍,而且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公司墙上都贴着光荣榜和臭虫榜,侵入骨髓的压力,让员工丝毫不敢放松,加之,通信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员工想要接项目、拿绩效,必须先要弄懂一本500页以上的专业书籍,所以,华为的管理者更侧重于战略规划,至于团队建设、纪律什么的,不用太操心,正因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尝试不同的管理模型,任正非随便总结一点经验就能出书,如《管理的真相》,而轮值CEO的制度也是华为“敢为天下先”的表现。

轮值CEO制度起源于2004年,彼时的华为组织架构中,竟然没有中枢团队来做决策,使美国来的顾问非常惊讶,于是,建议华为组建中枢组织,而任正非又不愿意做首脑,最终提议由八位主管担任轮值CEO,任期半年,期间要对企业决策和绩效负责任。

显然,轮值CEO对中国企业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的优点。众所周知,中国有浓厚的官场文化,如此文化不可避免地流到中国企业组织内,很多“一把手”都误认为自己是皇上或者黑社会大哥。轮值CEO轮流坐庄,就会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谁也没办法只手遮天,腐败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小。日前,有传言京东也要采用CEO轮值制度,主要目的就是遏制腐败滋生。此外,CEO一定是非常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天赋,更需要经历大量的事件,具备充足的经验和面对危机的勇气,显然,单一的企业功能无法锻炼真正的CEO,而等到任正非不得已选接班人时,只能硬着头皮交给一个“不健全”的嫩家伙,而且,通过轮值CEO制度,接班候选人中的佼佼者,也会逐步浮出水面,况且,新官上任总要烧上三把火,轮值CEO制度也有助于保护接班人的工作热情。

但同时,华为也不能回避轮值CEO的缺点,事实上,如此制度只能短期存在,旨在解决接班人问题,如今任正非操盘,算是华为的绝对主心骨,轮值CEO制度也运转良好,可一旦任老退休,轮值CEO们曾经相互领导、相互制约,也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大概率事件是彼此不服,所以,华为是时候认真考虑接班人问题了,尽快确认“天选之子”。

霸道总裁,郭台铭为什么不崇尚民主

相比于华为轮流坐庄,大讲民主,郭台铭就显得更加独裁和霸道,他需要大量的总经理帮助其做生意,使自己免于琐事缠身,但又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在富士康园区的各个基本角落,再通过错综复杂的系统架构,来监控不同地区的运营,更准确地说,把属下的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而自己的权力却不太受限制,事实上,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富士康是郭台铭的家产,接班人基本上是自己的儿子,或者其他什么亲戚之类的。

郭台铭自诩有一流的客户、二流的系统、三流的设备、四流的人才,既然富士康招聘的都是四流人才,也就不适合搞民主,毕竟,四流的人才在大局观、技能、意志品质方面都要弱于华为的精英们,说话虽然刺耳,但基本属实。

况且,富士康一直不做品牌,他们的品牌是效率、品质和弹性之类的,这就需要庞大的制造团队修炼地如同军队一般,遇到艰苦的订单要整齐划一,保质保量地完成。笔者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过,郭台铭构建了一套足够完善的系统,每位员工都仅仅是复杂系统中的一个零件,就好像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这就意味着,系统中的员工更加注重表现“执行力”,而非灵活多样的想法。此外,郭台铭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企业家,他能够做到高瞻远瞩,做到提前规划,且能看透问题的本质,但手下的员工却未必有同样的能力,有的过于保守,有的则被成绩冲昏头脑,有的干脆腐败不堪。相关媒体报道,富士康一位副总裁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但却被郭台铭一口否决,致使其辞职,事后郭台铭解释道:我做的是代工生意,智能手机时代即将来临,暂且不要同自己的客户直接竞争,也正因坚守代工业,郭台铭才得以拿到苹果iPhone最大宗的订单,创造了富士康新的黄金十年,同样地,收购夏普、涉入电商、工业互联,也都曾遭到内部人士反对,但只要郭台铭想做,他就一定能做出独裁式的决定,至于说,决策正确与否,只能交由后人来评说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2019-02-25

从华为“浴霸”到诺基亚“花洒”,摄像头集团军作战有意义吗?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22:27

近段时间,席卷科技媒体头条新闻的,当属MWC 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各种前沿终端设备、技术等。华为可折叠屏幕手机Mate X、小米5G版MIX 3、LG V50 ThinQ 5G 双屏版、微软HoloLens 2……让人眼花缭乱的终端设备和技术,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这其中,当屏幕、5G成为关注焦点时,手机后置摄像头的进化也不可小觑。

华为之前推出的Mate 20系列采用“一颗闪光灯+三个摄像头”的“浴霸造型”,让人印象深刻。但没想到的是,在MWC 2019之前及举行期间,搭载四个、五个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也轮番登场。由此一来,后置摄像头也从多年前的“单兵作战”,升级成为“集团军作战”。不断增加的摄像头数量,有着怎样的意义,又会对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浴霸”、“花洒”……手机摄像头数量之争愈发激烈

在手机刚刚后置搭载摄像头时,比拼的是像素多少、光圈大小等。而在后来,摄像头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持“由单变双”。不过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摄像头的数量迅速飙升。

华为发布的Mate 20系列,让后置三摄像头彻底走上舞台。随后小米 9以2999元的超级性价比,搭载了三摄像头,让多摄像头成为主流。紧随其后发布的三星S10、S10+也以“三摄”,成功吸引关注。如果说华为Mate 20系列的后置摄像头是“浴霸”,那么小米 9和三星S10、S10+的后置摄像头是或横或竖的“红绿灯”。

但这还不算完,就在MWC 2019上诺基亚发布了全球首款后置5个摄像头的机型!近年来不断尝试重回当年荣光的诺基亚,推出的这款新机堪称实力强横。诺基亚9 PureView的五颗后置摄像头都经过了蔡司认证,其中2颗彩色镜头和三颗黑白镜头,且均超过1200万像素。不过类似“花洒”的排列,可能会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很不适。

在短时间内手机摄像头数量就迅速攀升,可见手机厂商内心的“迫不及待”。如果能够通过手机摄像头数量就可“炫肌肉”、展示底蕴并吸引消费者换新,算是非常值得了。

拍照能力急速提升,满足消费新诉求

后置摄像头从维持多年的双摄,到如今迅速增加到三摄、四摄,乃至五摄!对手机厂商来说,摄像头数量方面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竞争点。此外,多个摄像头数量能够为自家的旗舰机型附加更多价值,并拉开与中低端机型的档次。同时,摄像头数量之争愈发激烈的背后,也是厂商对手机拍照、摄像功能的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摄像头数量的提升外,拍照、摄像能力近年来的急速提升,还受益于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芯片能力的进一步加强等。在多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手机拍照、摄像能力已达到一个全新高度。而随着手机拍照、摄像能力的飙升,也满足了消费新诉求。AI美颜、超级夜景、960帧超慢动作摄影等全新功能的出现,能够让大众更好地记录生活,并满足社交乃至专业领域的需求。

Mark Weiser曾经提到,“最伟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从而渐渐消失不见的技术”。随着手机拍照、摄像能力迈入新阶段,它们将在大众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虽然你可能越来越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却早已习以为常——用了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2019,手机行业注定的转折点

后置摄像头数量的快速增加及“集团军”作战,是手机厂商尝试打破技术瓶颈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在众多前沿技术的共同发力下,原本被认为已经是一潭“死水”的手机行业,有望在2019年迎来全面焕新。

手机摄像头的蜕变、屏幕形态的百花齐放、无线充电进入实用阶段、5G落地速度的加快……这些技术的集体出现,让我们对手机的进化充满期待。2019年,注定将是手机行业的转折点。守好你的钱包,看到心仪的机型就可出手啦!(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2018-06-23

华为为何能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第一?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17:19

华为此次的豪言,肯定会让“花粉”骄傲地挺直脊梁!毕竟在余承东的描述中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连续四年第一,截止目前已经达到31.2%,而未来的目标是超过40%。此外,从全球市场来看华为稳居前三且接近第二,甚至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成为销量第一的品牌。

除了销量层面,余承东还表示,华为与荣耀手机在国内市场的用户净推荐值排在第一名。也就是说,很多消费者会向亲朋好友推荐华为和荣耀的手机。而且华为手机的消费者满意度,也连续四年排在第一名。

综合销量、美誉度两个硬指标,华为现在都已经是第一了。对此,我们自然是要向华为表示祝贺,毕竟这些都是实打实做出来的成绩。还有一点尤为值得注意,那就是华为是目前唯一一个在高端手机市场真正站稳脚跟的国产手机品牌。

当然,华为最厉害的恐怕就是在自主研发层面的态势了。不论是专利的数量,还是技术的质量,华为都足以在一众国产手机品牌中自傲。甚至一向嘴里不饶人的罗永浩,都认为包括锤子在内的很多国产手机品牌都只是方案整合商,但他唯独对华为新推出的GPU Turbo大加赞叹。

而且在最核心的芯片上,其他手机厂商还在依赖高通和联发科,华为则花费十余年时间和海量资金去研发移动芯片。在经历过很多失败之后,华为直到前几年才真正以麒麟系列芯片树立了自身的独特价值。此外,在供应链整合、品控把握、质量管理等方面,华为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当然,华为在手机层面能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其持续加大投入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在小米提交的IPO申请中表示,其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5亿、21亿和31亿——单位是人民币,营收占比2.7%。而华为2017年的研发投入为104亿欧元,营收占比19.2%。天壤之别的研发投入,也从侧面佐证着华为的实力。

在种种因素之下,华为手机有着优秀的表现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华为手机现在也出现一些让人颇有微词的事情,比如华为宣布停止解锁码服务,断了玩机爱好者通过刷入第三方ROM去折腾的通道。此外,华为EMUI不够开放、UI界面老旧等,似乎都不够人性化。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华为越做越好,未来带领国产手机品牌在国际舞台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Powered by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