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科幻星系

2009-07-15

联通“三不”设门槛,移动“三不”争用户

浏览数: 归类于: 时事聚焦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8:45

  3G元年,大战正酣。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三国争霸,谁又能抢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头筹?迄今为止,胜败初露端倪,笔者发现—同样是“三不”政策,中移动靠此赢得民心,而中联通却因此节节败退: 

 

   中联通实行的是三不政策,打得是便民旗号,设的却是高高的门槛,隐含的则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

 

(1)  终端不补贴:

   联通高层多次公开表示,不向终端提供补贴。其理由是WCDMA终端产业链非常成熟,手机已具备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因此无需大力拉动。但不给予终端补贴,并不代表不给用户“补贴”。新入网优惠、试商用期间半价,都可以理解为直接给用户的补贴或优惠。而且竞争对手已经通过这种惠民手段,赢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2)不销售终端:

   中国联通对WCDMA终端将采用完全市场化的销售体制,中国联通所有分公司不再自行采购终端,所有的WCDMA手机都由四大国代商(中邮普泰、天音、爱施德、联通华盛)向联通自有营业厅及所有社会渠道开展销售,并给予统一的渠道、话费及促销政策。各级联通公司一律不得自行采购手机。WCDMA上网卡和上网本也只明确上市初期由联通华盛包销。

 

 (3) 不支持过渡:

   试商用必须采用全新的186号码,即使是原联通GSM用户,也必须采用全新号码,可以说是设立了门槛。对于众多的高端用户来讲,扔掉使用多年的号码显然是一种损失。

 

   同时,联通3G声称实行的是单向收费,但只针对186客户。试商用期间186元套餐减半收费为93元,93元的价格已经把老百姓拒之门外,取消漫游费实行单向收费的这一门槛有些偏高。

 

   综上来看,换成186,统一资费,看似是为了方便了商务人士,其实不然:高端用户为了省去漫游费就必须换号,相信他们是非常不愿意的,因为高端用户对资费并不敏感,他们更看重的是原有手机号码的价值。而且这样的3G资费又让更多的老百姓难以承受。联通这种不支持过度策略,显然不得人心。

 

中移动推行的“不改号,不换卡,不需要登记” 三不策略,显然技高一筹:

 

   一是不改号,用户在2G什么号码,加入TD之后仍然什么号码;

   二是不换卡,用户将目前使用的手机卡直接插入TD手机就可以使用;

   三是不需要登记,只要网络可以识别并清楚哪些2G用户转变成为TD用户,用户不需要去营业厅办理。

 

   分析中移动的三不策略,最为直接的效果就是用户要办理TD服务时,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对一些高端用户来说,他们在对号码的选择有要求,对更换号码很介意。三不原则就打消了用户的顾虑,号码还是原来的号码,也不用专门去移动营业厅换卡、登记,让用户平滑的接受了从2G升级到3G的服务过渡。这三不策略作为一个市场行为,中国移动在去年11月首家提出,其出发点是客户需求,其目的是为了用贴心的服务抢占市场份额,它的实施不仅是中国移动实力的体现,而且将是今后整个国内3G服务的一个标竿。
   对比中移动和中联通的三不策略,不难看出:一个是降低门槛争夺用户。中移动将TD和GSM融合,无形中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转网工成本。号码不变,以前的老朋友、客户等仍可随时保持联系,一点也不会阻碍用户自由顺畅地使用3G服务,从2G升级3G自然演进,平滑过渡,不产生断裂,也再次验证了中移动一向“靠服务致胜”的事实。而 一个则是设置门槛阻拦用户,或许,中联通自以为有WCDMA产业链的优势,就可以在资费政策上比别人傲慢。但需要提醒联通的是:你无理,消费者完全可以不搭理你,市场会让你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惨重的代价!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6-19

引入iPhone,联通就是“丧权辱国”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9:05

   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一点也没有假。关于iPhone的讨论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最近又和天气一样,越来越火热了。

 

   其实,对于汉王抢注了i-Phone商标,我到是不感到多少惊讶!尽管或多或少的会给iPhone入华带来一定的阻力,但在联通的运作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况且,iPhone在华有注册商标,这个门槛不会太高。而且,联通在先期进行了大肆炒作,已经为iPhone入华做了铺垫。

 

    但是,回顾一下iPhone在被移动抛弃之后,就转向联通传情达意。最终,郎有情,妹有意,两人订婚成功,成就了所谓的一段佳话。让笔者看来,这段恋情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甜蜜。试想一下,移动是个事业有成的帅小伙,不愁讨不着媳妇生不了娃。所以,iPhone凑上门来,也不必低声下气。而联通就不一样,已经成了寂寞的老光棍,能够寡妇肯“屈就”,当然乐得屁颠屁颠的。而iPhone这个寡妇,自然存在她的问题。

 

    可不,iPhone要移动结婚后给端洗脚水,每月工资上缴,他就不答应,转眼就弄出一个OPhone,据说很好很强大,风头盖过了iPhone。再怎么说,人家也还是本乡本土的黄花大闺女。可联通呢?对这个洋寡妇情有独钟,情愿端水,心甘工资上缴。对于这样一个寡妇,有几个人愿意娶呢?

 

   还有,联通忽略了一点。他的工作是咱们给的,工资是咱们开的,凭什么替咱们做主呢?咱们不稀这么一个徐娘半老的洋寡妇。就算是没老婆,咱也宁愿光棍。何况,咱们本土黄花姑娘多的是,长得俊俏的也不少。选谁不好,何必选iPhone呢?

 

    不扯鸡毛,言归正传。

 

   为何移动不肯接受iPhone,放着真金白银不赚呢?笔者尝试分析了一下,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但和钱过得去也是有条件的。良家女子不会为了钱而出卖自己,但某些服务行业的人却会。所以,移动不接受iPhone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是iPhone的霸王条款对于移动来说不利。毕竟,移动是一家公众公司,接受iPhone不仅自己的利益损失了,更是民族利益的流失,再怎么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而且笔者认为,移动不接受也是有底气的。OPhone的推出,就是一种底气的表现。凭借移动的运营能力和与厂商的关系,推广OPhone不在话下。当然,仅仅靠移动一家之力,还是势单力薄。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用户的支持。不蒸馒头争口气,国人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因而在这一点上,移动也占据了优势。毕竟,OPhone是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毋庸置疑,且更符合本土国情。在同等条件下,用户选择OPhone的可能性还是会大于iPhone。

 

   至于联通接受iPhone的条款,这让我想到“巴黎和会”。作为一个战胜国,当时的政府却出卖祖国利益,接受不平等条约。所以,引爆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而联通接受iPhone其实也是同理,原本是人家找上门来,何必低声下气的答应无理的要求呢?移动没有松口,联通却赶紧松口,接受iPhone的不平等条约。这就意味着,每年得多向苹果公司分去不菲的一笔财富。说到底,这还是人民的钱呐。从这个层面来说,联通“丧权辱国”的“卖国”嘴脸就越发凸显。

 

   而从长期的经验来看,天下掉下任何一个馅饼,后面肯定都有一个大铁饼。联通接受iPhone这个馅饼的时候,意味着铁饼也将砸在他的头上。如果不是因为铁饼,移动干嘛不接呢?干嘛要拱手相让呢?所以,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至于iPhone入华的前景来看,本人也实在不敢恭维。试问,联通的网络覆盖如此太差劲,管理思维和体制的落后,再加上被阉割了的iPhone,能取悦用户的心吗?还需时间验证。

 

   再有前面MSN停止为五个国家提供服务,引起了笔者另一层担忧。如果苹果最终沦为“政治工具”,停止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那时候的苹果机器是什么呢?那就是一堆不值一文的破烂。而作为通讯工具的iPhone,会不会被监听呢?这些都是疑问,这些都不可排除。毕竟,MSN是前车之鉴。毕竟,人家掌握着命门。

 

  从诸多的分析来看,联通引入iPhone是“丧权辱国”的形象越发清晰。笔者无力回天,只有哀声长叹。

 

联系方式:

QQ:102928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Email:wklx1119@sina.com

2009-02-03

北京“宽带”为何最贵的三大原因

浏览数: 归类于: IT那点事 — 标签: — 康斯坦丁 @ 08:47

今天在新浪看了一篇“北京小宽带公司挖网通墙角:2M包月最低75元”报道。作为一个工作与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我感触频深。早前我一直想写点关于北京网通收费高不合理的话题,只是一直不知道从何下笔。看了此报道之后,便想结合作为普通消费者自己这些年使用网通宽带与其它宽带运营商的亲身经历补充几点,希望能给要装北京网通宽带和其它运营商的外地兄弟姐妹一点借鉴帮助,也顺便了解一下网通宽带为何最贵的三大原因:

 

第一,外地人口居多,店大宰客

   众所周知,北京是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而且作为中国首都,不论是文化,经济,人才各各方面都在全国占据头筹。按中国古话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头全占全了。而网通在北方固话与宽带有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90%市场份额。就像上文中所说,虽然现在不少小的运营商加入进来,但受行业大环境政策的影响(所谓的研究院人员专家,大部分都是网通自己的员工),短时间很难改变当前行势。并且,在北京除了网通以外,包括像中国移动全球通与联通等对待外地人,也都是采取先收押金和预付费的举措。这无疑不助长了整个北京通讯行业对外地人不公平的诸多因素,也是助长北京通讯行业店大宰客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也只有在北方会如此,南方的情况正是相反,而这就是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本质区别。

 

第二,其它竞争服务商,带宽不稳定

  目前,北京能做宽带的小运商,以有数十家,大多是以小区宽带为主。就像上文所说:“小运营商的出现对于网通影响十分有限,也难以撼动北京网通的地位;基础电信运营商向小运营商租用网络出口,甚至“倒带宽”本身就获利丰厚,因此小运营商很难斗过大运营商。只有像国外从立法上实行“网业分离“,即物理网和业务网的分离,带宽可以批发给竞争对手,才能实现宽带市场的充分竞争。加上,小运营因本身还受带宽与网络设备的限制,各家运营商的带宽运行情况是实际上是根据小区接入情况为准。而这也是造成目前像说长宽、歌华等小区宽带,运行时老断线和丢包的主要原因。

 

   以笔者现在小区使用的长城宽带为例,大约有1000户,而我周边的几家邻居也都是使用长城宽带。虽然号称使用的是4M的带宽,但实际上与笔者家中的1M ADSL的网通相比运行网速还不如,更别提下载,加上他还时不时要断一个网。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小运营商受成本与带宽压力,无法给用户提供声称的服务,而也是小运营商们服务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在这里奉劝要装这些小运营商的兄弟姐妹三思而号行,其实这些小运营商号称4M与2M本质在使用上并无区别,关键还是要看所住小区宽带接入是多是少,所以在了解清楚前还是别乱花冤枉钱。

 

第三,垄断是北京网通最贵的根本原因

  大家知道垄断法出台以有很多年了,但对于像北京网通这样的强势电信企业来说一直并未真正强制实行。说白了还是地方政策保护主义和企业自身为了利益提出种种不降价的理由在作怪。虽然,去年的全国电信行业改革,但换在北京了以后还是换汤不换药。本质上对于目前北京宽带市场格局没有改变,说到这里笔者并不说电信行业重组改革不好。只是想说,任何变革都是需要时间,就像人说要掉身上的陋习是一样的道理,要是短平快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那这也就不是问题。还有垄断之所以叫垄断,主要关键还是在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试想,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是否想垄断你所做的行业,而当你垄断后会不会采取让自己赚得更多利润的方式是一样的道理,当一家企业垄断了优势资源,大家无从选择。要不你就放弃运行质量稳定、性能好的网通宽带,要不你选择断网、运行速率低下的小运营商宽带。从中大家也就自然明白,为何北京网通宽带是全国最贵,关键原因还是网通垄断了整个地区市场,

 

   而说到这就要讲到南方的中国电信,大家知道本来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是一家。只是因为当初电信改制网通恰好就与电信独立出来。从此南方中国电信与北方中国网就地划线,各占一方独领风骚数十年。只可惜现在这社会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世道变了。经过这一折腾,南方因为经济搞活,多方通讯势力齐南下,中国电信受到挤压,大不如前。而网通占据北方,加上受其网通总部设在北京拥有特有的地理、环境、政策优势,一直垄断着整个北方宽带行业,让其它运营商虽然虎视眈眈,但却难有可趁之机。而这也更是北京网通之所以在同类运营商中最贵的根本原因。

 

只有改变,民众方能受利

   其实这三原因,大家都知道,网通自身也知道。只是为何像网通这样的宽带垄断行业就不能改善其经营思路。我想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垄断所造成。

 

   对于用户来说永远都希望用最少的钱享受更高的带宽,然而电信和网通的策略不同,他们会根据各个地方的特色和消费水平对网络带宽使用费用进行调整,但是各地宽带使用费用依然差异还是很大。希望随着中国电信与移动的进入北京宽带市场,期盼北京网通宽带的垄断格局面能出现质的改变。毕竟,改变后,是能让更多人的享受互联网世界畅游的乐趣。

 

   笔者是非业内人士,只是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难免会不全面。

Powered by 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