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早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卫报专栏作家伯克曼提到,“据估计,70%的人会抱着手机或iPad刷资讯入睡。”当移动智能终端变得如此重要时,与之息息相关的网络重要性也大幅提升。人们会敏锐地发现网络的质量优劣,比如上传下载速度、稳定性等。而就在近段时间,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5G来了,4G的速度感觉变慢了。” (阅读全文……)
畅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早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卫报专栏作家伯克曼提到,“据估计,70%的人会抱着手机或iPad刷资讯入睡。”当移动智能终端变得如此重要时,与之息息相关的网络重要性也大幅提升。人们会敏锐地发现网络的质量优劣,比如上传下载速度、稳定性等。而就在近段时间,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5G来了,4G的速度感觉变慢了。” (阅读全文……)
大多数人热爱手机,不是因为时尚的外观或者结实的零部件,而是因琳琅满目的App赋予其太多的功能。智能手机最先是清理掉人类的零碎时间,现如今又开始肢解我们大块的时间,或者说,智能手机本身就是生活。在如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App涌入到App store中,深度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同时,也催生出一大批的独角兽App,他们是流量明星,自2015年开始井喷,连续获得资本的青睐,有些甚至成为国民型应用,但独角兽App和资本大佬们度过几年的甜蜜期之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者常躁动不安,随时可能移情别恋,另一方面,自己轰轰烈烈地经营、受消费者追捧,却很难找到稳定的商业变现模式,中国的消费者总擅长找到“免费”资源。
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没有钱、没有资本,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很多红极一时App,都有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呼啦啦大厦将倾,此前,风光无限的小黄车,横扫全国各大校园,如今算是彻底黄掉,押金退还给用户的时间表,已经排到公元3019年去了,如Keep、悦跑圈、小红书、美图****、喜马拉雅等一大批优秀的App,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因素:用户黏性、体验优化、同质化竞争,但最大的危机还是新一轮融资以及商业变现模式,未来是大红大紫,还是大厦将倾,最终要取决于自身的潜力以及App和时代的契合度。 (阅读全文……)
提到最流行的科技品牌,消费者脑海里总会先浮现出苹果、三星、台积电、高通之类的明星企业,他们大肆宣传,制作精美考究的广告,领导人经常站出来要“改变世界”什么的,这些企业从来不缺乏头版头条;苹果和高通专利和解、苹果和三星永远都不和解、台积电家里突然断电了…都能引起媒体的一番大讨论。相比之下,日本的科技企业就要“安静”多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只能看到关于日本科技企业衰退的消息,要么持续亏损、要么被收购,连夏普、东芝、任天堂等百年老店都陷入麻烦,不仅没有苹果、三星风光,恐怕连一些“后起之秀”都赶不上,如华为、小米的品牌识别度,也不输他们。 (阅读全文……)
近日,关于汽车5折6折就能买的报道让不少人都备受关注,而关于汽车到底能打几折出售这个问题,也让人越发觉的是一个充满玄学的问题。当年大众、路虎、奥迪疯狂加价的现象还历历在目,如今却都纷纷跌下了神坛并疯狂打折。
网约车平台,正值多事之秋。
7月,监管部门累计对滴滴、美团等14个平台检查21次,针对各种违法行为开出罚单114张。其中,滴滴出行被罚550万元,美团出行被罚147万元。8月14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表示,监管平台近3天的数据显示,滴滴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超过82%,美团超过15%。为此,监管部门向滴滴出行上海分公司开出两张10万元的罚单。 (阅读全文……)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据媒体爆料,近日有网友称乘坐网约车时感到炎热,请求司机开空调被拒,司机表示“开空调不赚钱”。如果开空调一个月就要多支出1000多块,除非额外支付费用才可以开空调。
通常而言,乘坐网约车除了出行上必须的便利外,享受舒适的乘坐环境也在情理之中。但从此次事件我们才发现,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消费理念,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说到底,网约车收空调费背后,是一场有关利益的无聊博弈。但如果这场无聊博弈持续发酵,却有可能让整个网约车行业陷入泥淖之中。本就备受诟病的网约车行业,或许将迎来雪上加霜的尴尬局面。 (阅读全文……)
在手机广告饱受用户诟病并开始有所克制的当下,电视广告依然我行我素。近年来,自互联网智能电视兴起后,广告就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毒瘤”。开关机广告、出现在电视UI界面的广告、时不时强制弹窗的广告、诱惑人们去下载各种大屏APP或游戏的广告、退出电视APP时的广告……林林总总的广告成为电视的“牛皮癣”。同时,这些广告还难以强制去除,极大地影响了观看电视的体验。 (阅读全文……)
Powered by TechWeb